士多啤梨

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
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。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,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。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,也不要翻譯不可靠、低品質內容。依版權協議,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,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{{Translated page}}標籤。
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。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。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。
士多啤梨(學名:Fragaria × ananassa),中國大陸和台灣稱草莓,在香港常叫為士多啤梨(英語:strawberry),為士多啤梨屬中最常見的雜交栽培種。士多啤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般存活時間為3年左右。人們所食用部份的果實是假果,並非士多啤梨的果實。不同於大多數水果由子房發育而成,士多啤梨的食用部份是由花托(英語:Receptacle (botany))在傳播花粉後發育變大而成,而真果及種子則是佈滿士多啤梨表面的眾多小點狀物。
士多啤梨
士多啤梨的成熟果實與花
科學分類
界:
植物界 Plantae
演化支:
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
演化支:
被子植物 Angiosperms
演化支:
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
演化支:
薔薇類植物 Rosids
目:
薔薇目 Rosales
科:
薔薇科 Rosaceae
屬:
士多啤梨屬 Fragaria
種:
士多啤梨 F. × ananassa
二名法
Fragaria × ananassa(Duchesne ex Weston) Duchesne ex Rozier, 1785
目次
1 形態
2 特性
3 採收及儲存
3.1 採收
3.2 儲存
4 營養
5 植物化學物質
5.1 顏色
6 遺傳學
7 士多啤梨
8 分布
9 照片集
10 參見
11 參考文獻
11.1 來源
12 外部連結
形態
編輯
士多啤梨是薔薇科士多啤梨屬植物中最常見的一雜交種,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40厘米,莖低於葉或近相等,密被開展黃色柔毛。葉三出,小葉具短柄,質地較厚,倒卵形或菱形,上面深綠色,幾無毛,下面淡白綠色,疏生毛,沿脈較密;葉柄密被開展黃色柔毛。聚傘花序,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葉;花兩性;萼片卵形,比副萼片稍長;花瓣白色,近圓形或倒卵橢圓形。聚合果大,宿存萼片直立,緊貼於果實;瘦果尖卵形,光滑。親本為原產於北美洲的弗州士多啤梨(F. virginiana)及來自南美洲智利的智利士多啤梨(英語:Fragaria chiloensis)(F. chiloensis),後在法國進行雜交繁殖。現在是栽培最廣泛的士多啤梨品種。八倍體植物,種子發芽期需10-14天。深紅色圓形或心臟形漿果體,肉純白,萼片和苞片展開。
特性
編輯
士多啤梨的生長(影片)
果實略呈心形,鮮紅多汁,質地柔軟,酸甜適中,氣味芳香。而且繁殖容易,只需半年便可結果收成,傳統收成時間為春夏兩季。每株可收成兩年,收成期亦長達半年,可為果園在果樹成熟結果前增加土地使用率及增加收入。唯士多啤梨因為果實的特性,只要進入開花期,便不可再使用農藥,否則會有農藥殘留。
採收及儲存
編輯
士多啤梨不耐運輸儲存,如未能做好相應運輸工序,便應考慮把士多啤梨加工。
採收
編輯
在早晨或傍晚採收,新鮮食用宜在成熟至八成時採收,加工用的只要在着色七至八成便可。採摘時只能保留半厘米至一厘米的果梗,否則太長容易損害其他士多啤梨。
儲存
編輯
最佳的保存環境是保存在接近零度但不結霜的冰箱。除此之外,亦有使用紫外線或惰性氣體保存。急凍亦是其中有效的保存方法。洗士多啤梨時,先輕輕洗淨再去掉蒂頭,可避免維生素C流失;而附着在士多啤梨上的雜質,也不會在清洗過程中從蒂頭跑進去。
營養
編輯
營養 每100 g(3.5 oz)食物營養值熱量 136 kJ(33 kcal)醣類7.68 g膳食纖維2.0 g
脂肪0.30 g飽和脂肪0.015 g單元不飽和脂肪0.043 g多元不飽和脂肪0.155 g
蛋白質0.67 g色氨酸0.008 g蘇氨酸0.020 g異亮氨酸0.016 g亮氨酸0.034 g賴氨酸0.026 g蛋氨酸0.002 g苯丙氨酸0.019 g酪氨酸0.022 g纈氨酸0.019 g精氨酸0.028 g組氨酸0.012 g丙氨酸0.033 g天冬氨酸0.149 g穀氨酸0.098 g甘氨酸0.026 g脯氨酸0.020 g絲氨酸0.025 g
維生素維生素A equiv.β-胡蘿蔔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(0%) 1 μg(0%)7 μg26 μg硫胺(維生素B1)(2%) 0.024 mg核黃素(維生素B2)(2%) 0.022 mg煙鹼酸(維生素B3)(3%) 0.386 mg泛酸(維生素B5)(3%) 0.125 mg吡哆醇(維生素B6)(4%) 0.047 mg葉酸(維生素B9)(6%) 24 μg維生素B12(0%) 0 μg膽鹼(1%) 5.7 mg維生素C(71%) 58.8 mg維生素D(0%) 0 IU維生素E(2%) 0.29 mg維生素K(2%) 2.2 μg
膳食礦物質鈣(2%) 16 mg鐵(3%) 0.41 mg鎂(4%) 13 mg錳(18%) 0.386 mg磷(3%) 24 mg鉀(3%) 153 mg鈉(0%) 1 mg鋅(1%) 0.14 mg
其他成分水90.95 g
單位
μg = 微克 · mg = 毫克
IU = 藥學國際單位
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成人每日的參考膳食攝入量(DRI)來源:(英文)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
生士多啤梨含有 91% 的水、8% 的碳水化合物、1% 的蛋白質,並且含有可忽略不計的脂肪(表)。 100 克參考量的士多啤梨提供 33 卡路里的熱量,是維生素C 的豐富來源(每日攝入量(DV)的 71%),錳的良好來源(18% 每日攝入量),並提供其他幾種維生素和少量膳食礦物質。 士多啤梨在胞果(種子)油中含有適量的必需不飽和脂肪酸[1]。
植物化學物質
編輯
花園士多啤梨含有二聚鞣花單寧仙鶴草素(dimeric ellagitannin agrimoniin),它是Sanguiin H-6的異構體[2][3]。 存在的其他多酚包括黃酮類化合物,如花色素苷、黃烷-3-醇、黃酮醇和酚酸,如羥基苯甲酸(Hydroxybenzoic acid)和羥基肉桂酸[1]。 士多啤梨含有漆黃素,並且這種類黃酮的含量高於其他水果[3][4]。 雖然胞果僅佔士多啤梨總鮮重的1%,但它們佔整個果實總多酚的 11%; 胞果植物化學物質包括鞣花酸、鞣花酸糖苷、和鞣花單寧(ellagitannin)[5]。
顏色
編輯
Pelargonidin-3-glucoside 是士多啤梨中主要的花青素,cyanidin-3-glucoside 所佔比例較小。 雖然葡萄糖似乎是士多啤梨花青素中最常見的替代糖,但在一些士多啤梨品種中發現了蘆丁糖、阿拉伯糖、和鼠李糖結合物[1]。
遺傳學
編輯
現代士多啤梨是八倍體(8組染色體)[6]。 花園士多啤梨的基因組序列於2019年發表[7]。
士多啤梨
編輯
有些人吃發霉的士多啤梨會出現類過敏反應[8]在嚴重的情況下,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[9]
分布
編輯
士多啤梨原產於南美智利,野士多啤梨則在歐亞的北半球廣泛分佈,原本的士多啤梨很細小,現在的食用士多啤梨最初由法國栽培,在亞熱帶及溫帶國家均廣為種植,目前中國士多啤梨生產面積居世界首位,( 根據維基百科英文版資料,二零一九年時,全球四成士多啤梨是中國大陸生產的 ), 此外,美國、土耳其及墨西哥都是主要出產國,部分國家如日本的產量雖然較小,但因為培育出優良的品種而具有較高的價格[10]。
照片集
編輯
士多啤梨的外表
還未成熟的士多啤梨
Gariguette品種
Karina品種
葉
Reife Erdbeeren
位於以色列種植士多啤梨的場地
大湖的士多啤梨園
參見
編輯
植物主題
飲食主題
水果列表
士多啤梨屬
聚合果
漿果
士多啤梨樹
菠蘿莓
果樹學
士多啤梨蛋糕
參考文獻
編輯
^ 1.0 1.1 1.2 Giampieri F, Tulipani S, Alvarez-Suarez JM, Quiles JL, Mezzetti B, Battino M. The strawberry: composition, nutritional quality, and impact on human health. Nutrition. January 2012, 28 (1): 9–19. PMID 22153122. doi:10.1016/j.nut.2011.08.009.
^ Lipińska L, Klewicka E, Sójka M. The structure, occurrenc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ellagitannins: a general review. Acta Scientiarum Polonorum. Technologia Alimentaria. September 2014, 13 (3): 289–99. PMID 24887944. doi:10.17306/j.afs.2014.3.7 .
^ 3.0 3.1 Vrhovsek, U.; Guella, G.; Gasperotti, M.; Pojer, E.; Zancato, M.; Mattivi, F. Clarifying the Identity of the Main Ellagitannin in the Fruit of the Strawberry, Fragaria vesca and Fragaria ananassa Duch.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. 2012, 60 (10): 2507–16. PMID 22339338. doi:10.1021/jf2052256.
^ Khan N, Syed DN, Ahmad N, Mukhtar H. Fisetin: a dietary antioxidant for health promotion. Antioxidants & Redox Signaling. July 2013, 19 (2): 151–62. PMC 3689181 . PMID 23121441. doi:10.1089/ars.2012.4901.
^ Aaby, K; Skrede, G; Wrolstad, R. E. Phenolic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flesh and achenes of strawberries (Fragaria ananassa).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. 2005, 53 (10): 4032–40. PMID 15884835. doi:10.1021/jf048001o.
^ Hirakawa, H; Shirasawa, K; Kosugi, S; Tashiro, K; Nakayama, S; Yamada, M; Kohara, M; Watanabe, A; Kishida, Y; Fujishiro, T; Tsuruoka, H; Minami, C; Sasamoto, S; Kato, M; Nanri, K; Komaki, A; Yanagi, T; Guoxin, Q; Maeda, F; Ishikawa, M; Kuhara, S; Sato, S; Tabata, S; Isobe, S. N. Dissection of the octoploid strawberry genome by deep sequencing of the genomes of fragaria species. DNA Research. 2014, 21 (2): 169–81. PMC 3989489 . PMID 24282021. doi:10.1093/dnares/dst049.
^ Edger, Patrick P.; Poorten, Thomas J.; VanBuren, Robert; Hardigan, Michael A.; Colle, Marivi; McKain, Michael R.; Smith, Ronald D.; Teresi, Scott J.; Nelson, Andrew D. L.; Wai, Ching Man; Alger, Elizabeth I.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octoploid strawberry genome. Nature Genetics. March 2019, 51 (3): 541–547. ISSN 1546-1718. PMC 6882729 . PMID 30804557. doi:10.1038/s41588-019-0356-4 (英語).
^ Children and food allergies. 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. 2013 [27 April 2014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-08-17).
^ Patiwael, J. A.; Vullings, L. G.; De Jong, N. W.; Van Toorenenbergen, A. W.; Gerth Van Wijk, R; De Groot, H. Occupational allergy in strawberry greenhouse workers.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. 2010, 152 (1): 58–65 [2023-05-07]. PMID 19940506. S2CID 31952236. doi:10.1159/000260084. hdl:1765/28314 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-04-30).
^ 食材庫:日本士多啤梨. 米芝蓮指南. [2023-08-28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-08-28).
來源
編輯
書籍
陳彥甫. 《20大排毒蔬果非吃不可》. 康鑑出版社. 2014-03-19. ISBN 5443023438 (中文(臺灣)).
資料庫
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. 草莓 Fragaria ananassa Duch.. 《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》.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. [2009-02-24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-04-02).
外部連結
編輯
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:士多啤梨(分類)
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:士多啤梨
台灣-大湖酒莊-士多啤梨文化館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)
(簡體中文)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中的相關內容:士多啤梨
卉亨果園-無農藥栽培之士多啤梨
台灣-大湖士多啤梨旅遊網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)
馬來西亞 金馬侖高原 "士多啤梨天堂"
Cookery Family - 士多啤梨骨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)
梅子寫食日記-士多啤梨醬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)
台灣-士多啤梨園精選推薦
士多啤梨的營養價值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互聯網檔案館)